本報訊(記者郭文靜)從5月30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據市司法局統計,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創建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27個、省級251個,實現各縣(市、區)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全覆蓋。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的創建,關鍵在于民主,要務在于法治。我們要牢牢抓住群眾主體,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增強基層群眾法治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全面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笔兴痉ň贮h組成員、副局長姚建剛說。
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納入本地法治建設總體規劃,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融合化、多元化、專業化、規范化建設,將更多法律服務資源向鄉村地區傾斜。加快推進鄉鎮(街道)、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工作站三大平臺提質增效,讓良法善治成為群眾的幸福底色。
市司法行政部門整合調動全市法治資源,因地制宜把法治元素融入美麗鄉村建設和新時代文明實踐,通過建設普法長廊、法治廣場、民主議事廳、品牌調解室,推廣“菜單式+訂單式”普法模式,探索開展特色化、多元化法治文化實踐等,打造一村一特色亮點。目前我市基層品牌培樹成效顯著,涌現出一大批典型代表,形成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良好態勢。
此外,多措并舉引導群眾深度參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推出多項具有針對性、實效性、普惠性的法治實踐活動。今年,將在基層廣泛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持續征集書法、短視頻等法治作品,組織開展法治文藝演出、法治知識競答等活動,通過廣大群眾參與支持共建共創民主、法治、文明、美麗鄉村。同時深化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發展壯大“法律明白人”隊伍,為助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和鄉村振興貢獻積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