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開展縣域農民工市民化質量提升行動——
讓農民工圓好城市夢
我市相關部門組織開展系列就業創業服務活動,幫助農民工更好地就 業創業?! 螘?、孫建偉攝
本報訊(記者孫建偉 通訊員呂會杰)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創業、大力提升農民工職業技能水平、推動農民工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和城鎮落戶……日前,市人社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邢臺市縣域農民工市民化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在全市開展縣域農民工市民化質量提升行動,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
《方案》要求,順應我市縣域農民工流動變化,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以提升縣域農民工市民化質量為重點,全面促進農民工市民化相關政策落實落地,著力提高縣域農民工就業質量和技能水平,維護勞動保障權益,擴大縣域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強化基層服務能力,推進縣城穩定就業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和在城鎮無障礙落戶,增強縣域農民工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我市將多措并舉提高農民工就業創業質量。進一步穩定和擴大縣域就業崗位,提高縣域農民工就業穩定性。指導支持縣域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業特征、技能特點、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勞務品牌。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向鄉村延伸,就業創業政策咨詢、就業失業登記、職業介紹等服務覆蓋全體城鄉勞動者。組織開展系列就業創業服務活動,定期發布崗位信息,為農民工就業創業提供全方位服務。高質量整合建設一批特色突出、設施完善、承載力強、孵化率高的縣域返鄉入鄉創業園,落實好各項農民工返鄉創業支持政策,培養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致富帶頭人。
同時,將大力提升農民工職業技能水平。實施河北省現代化邢臺場景技能強市行動,大規模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實現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有培訓意愿的脫貧勞動力均有機會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做到應培盡培、能培盡培。整合利用企業、職業院校(含技工學校)等各方培訓力量,推動縣域培訓資源共建共享。持續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開設一批適合大齡農民工、青年農民工的培訓項目,打造一批農民工培訓特色優質品牌,培養一批高技能人才和鄉村工匠。
圍繞加強縣域公共服務供給,今年我市將持續做好保障性住房工作,將符合條件的進城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范圍,通過實物配租和發放租賃補貼等方式解決進城農民工階段性住房困難問題。加快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城鄉一體化發展,依據常住人口規模配置教育資源,保障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學位供給。深入推進“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清理取消不合規的隨遷子女入學證明材料及時限要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僅憑居住證入學,穩步提升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含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比例。全面落實全市縣城的落戶條件,實施戶口遷移“跨市通辦”“全市通辦”,加快推進“網上辦”,方便農民工在居住地縣城便捷落戶。
在完善機制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方面,今年我市相關部門將督促指導用人單位依法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按照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應保盡保、工傷失業向職業勞動者廣覆蓋思路,進一步擴大農民工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規模,切實保障工傷農民工返鄉后各項工傷保險待遇的落實,社保轉移接續服務便捷順暢。及時有效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做到隨出隨清、動態清零。暢通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健全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網絡。進一步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我市還將夯實基礎提升基層服務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立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或者在縣、鄉(鎮)、村(社區)的政務服務平臺設置農民工綜合服務窗口,為農民工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務。加強部門信息共享,推廣應用國家農民工綜合信息系統,及時更新維護系統信息,加強對農民工就業創業、職業技能培訓、權益保障、社會融合等情況的動態監測。